
致力于創新籌融資方式,讓城市變的更美。累計獲批融資200多億元,創造4項全國紀錄,投入近100億元建設80多個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其中,投資5億元在城北新區建設有孵化中心、四季港公園、倉儲物流中心、糧庫一二期等項目;投資9億元在城西新區建設東干渠大道、城西八條路、四館一中心、白鴨寺公園、丹陽公園等項目;投資5億元在新經濟產業園修建體育中心、電商產業園、兩校一路等項目,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助力我市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致力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讓實體變的更強。累計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40多億元,為改革重組前總量的30多倍,規模和質效位居全省同類平臺公司前列。金橋擔保與湖北再擔保集團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主動會同銀行制定金融服務增強方案,為小微企業、“三農”主體融資開辟“綠色通道”,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增信作用,累計為企業減免擔保費3000多萬元。
致力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讓產業變的更優。一是投資4.85億元建成華中地區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園,筑巢引鳳催生電子信息產業;二是投資5億元采取混合所有制模式,建成江宸、江升、江為等高科技企業,無中生有催生鋰電新能源產業;三是投資15.38億元完善姚家港化工園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動園區擴規升級,為枝江市解決“化工圍江”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和“4+2+3”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應有貢獻。
致力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讓企業變的更好。我們始終不渝持續推動平臺公司轉型發展,在治理體系、激勵方式及混合所有制等方面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一是深化公司治理體系改革。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貫徹執行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堅持黨委領導下“三會一層”各司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確保決策層、執行層和監督層的職責權限相對清晰和獨立。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鞏固至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基礎,進一步在潤發、潤源時代等條件成熟的子公司探索混改。與此同時,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投資江宸、江升、江為、宇隆、長投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三是深化人才選拔體制改革。實施“陽光人事工程”,除市委管理的干部外,在集團內部提拔重用干部時,一律采取公開競聘的選拔方式,過程中既按規定進行業績評估、職工座談及測評,還將業主委員會、小區物業、左鄰右舍及服務對象納入測評及座談對象,全面考察干部在八小時以外的德行表現,防止“雙面人”得到提拔重用,通過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及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四是薪酬績效改革。在不斷鞏固已有的以“打破大鍋飯”為目的的薪酬績效改革基礎上,將原來的8個崗位層級細分為6個職等25個職級,把原來的9個薪級調整為152個月度崗位工資和137個年度薪酬系數薪級,進一步拉開薪酬差距,徹底“打破大鍋飯”。在源路、路橋、碩豐等市場充分競爭的子公司和參股項目實行股權激勵試點以及職工參股跟投。五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按照子公司業務板塊重新設立黨組織,配備專職紀檢委員,同時兼任所轄子公司監事,專職專人專責履行紀檢委員和監事職責,建立集團紀委一條邊管理為條、各子公司為塊“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垂直監管模式。定期進行工程建設、國有資產管理、合同管理和財務管理、招投標、人事績效薪酬管理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和復盤,將監督觸角滲透到每一個“神經末梢”。
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宜昌市文明單位,被枝江市政府通令嘉獎、記集體三等功,被表彰為枝江被國務院通報表揚的特殊貢獻單位、枝江市經濟發展特別貢獻單位、枝江市高質量發展企業、枝江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通報表揚單位、枝江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企業。